蓝色先锋,挺进深蓝,燃!

2019/10/26 8:16:01      点击:
法国纪录片《海洋》中的一个场景:导演带着自己的孩子走在标本馆里,镜头闪过一个又一个动物标本,旁白只有一个单词 “Extinction”,之后镜头从单个动物闪现到全景,原来海洋中这么多的动物已经永远的消失了。

作者 | 代小曼

编辑 | 曾天鑫


“看看我,拜托你,请注意到我”临死前,他们生出了奇异的瑰丽,发出了无声的呼唤;短暂的挣扎后,便化做一团白色的腐体,魂断深海。

他们是珊瑚,快速地从美丽绚烂到白化、枯竭死亡,因为全球变暖。这曲凄美的挽歌,被一群科学家、潜水员、摄影师记录下来。纪录片《追逐珊瑚》历时2年,走遍21个国家,拍摄的大量海底高清图片,还讲述了一个残酷的现实:海洋生物,在为人类的错误承受着惩罚。珊瑚的白化,正是海洋生态崩坏的开始。但很多人选择眼不见为净!

挺进“深蓝”,是公益的延伸

2019年10月,一群来自企业海洋环保公益蓝色先锋志愿者,许下了承诺,“守卫深蓝,身体力行”。2016年,为培养中国本土热心于海洋保护的一线青年公益人,派克德基金会、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以及银泰公益基金会共同发起了“蓝色先锋”。行至三年,“蓝色先锋”走出了一批优秀的海洋环保公青年代表,2019年,“蓝色先锋”成立“深蓝班”,来自国内企业的海洋环保志愿者代表,成为“深蓝卫士”的一员,身体力行,来感召更多人关注到海洋保护。

王淼,有着多重身份,她是海洋环保公益组织“无境深蓝”的创始人,是2018年“蓝色先锋”走出的杰出代表,联合国青年环境卫士获得者。2019年,他们成为蓝色先锋深蓝班的课程组织者和导师。在她看来,公益,就是用有效的方式链接多方社会资源,共同解决某一社会问题,带来长远持久社会影响。

蓝色先锋,挺进“深蓝”,就是公益的延伸和链接。
没有健康的海洋,就没有健康的地球。海洋保护科学成为“深蓝班”首要的课题。中国珊瑚礁保育及打击海洋垃圾,是第一堂必修课,10月的海南分界洲岛,也见证了这批来自企业的海洋环保先锋志愿者,与海洋“同呼吸 共进退”的5天。

能够改变,对珊瑚来说还来得及

《追逐珊瑚》里说,我们身在一个特别的时代,能够改变历史,对珊瑚来说还来得及。

2019年“蓝色先锋”的计划里有个主题板块,海洋保护科学、社会企业与非政府组织运营,以及创新的公益模式分享。实际上,踏上本次海洋公益之旅的那一刻起,“深蓝班”的海洋环保课堂就开讲了。


许秋彤,90后的珊瑚保育专家,师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黄晖,作为研究所珊瑚生物学与珊瑚礁生态学学科组成员,在国庆节后迎来了30岁生日。刚至而立之年的他,已是实验站里80个种类珊瑚的“大管家”。


置身珊瑚礁生态模拟实验室,这个略显腼腆的大男孩,如数家珍般和“深蓝”成员分享着珊瑚的知识,隔着透明的玻璃,形态各异的珊瑚近在眼前,实验站目前保有珊瑚80余种、300余颗;鱼类22种、70余条;棘皮动物、软体动物、节肢动物若干,这里兼具科普、科研双重价值。


在南海海洋研究所,有很多海洋追梦人。被评为2019年度“海洋人物”的黄晖老师被大家亲昵地称为“珊瑚妈妈”。他们将青春和汗水,挥洒南海,奉献给珊瑚礁修复工作。而海洋生物实验站,在承担珊瑚保育的重要科研任务外,也成为了中国海洋意识教育基地,努力推动着珊瑚礁保护和科普教育。

“在大海面前,人的力量很渺小,我想号召更多的人,热爱自然,敬畏海洋。”这是无数如黄晖、许秋彤一样的海洋追梦人的愿景。而它也变成一颗种子,扎根在每一个“深蓝”成员心中。


打击海洋垃圾,不只是清洁运动

“打击海洋垃圾,不只是清洁运动”。地球因为海洋71%覆盖比例,成为了一颗梦幻的蓝色星球。海纳百川,也柔软地包容着人类的“恣意妄为”。但每年至少800万吨垃圾的侵入,正让这片神秘的世界成为巨大的垃圾池。

一根塑料吸管,一个矿泉水瓶,一节废弃的渔网,看似不起眼的垃圾,都会给海洋生物的生存带来严重影响。每年几百万吨塑料垃圾倒进深海中,几百年都不能降解,严重危害着大自然生态系统的安全。

当你深入大海,亲眼目睹,才会真正意识到问题的严重。就像《追逐珊瑚》中的潜水员,他们潜入海底,在日复一日的记录过程中,眼睁睁看着曾经的鲜活的五彩珊瑚礁,化身一片白骨。而漂浮在海面上的餐厅里,人们饮酒狂欢,对于脚下所发生的的一切浑然不知。更无法察觉,海底的生物们正在经历着怎样的绝望。身处浩瀚的海洋,则会是一种完全不同的观感。我们需要与海洋“面对面”。

潜入深海,是“深蓝”成员探索海洋环保的重要一步。
“在海洋里你可以在非常近的距离下去观察海洋生物,这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,不被排斥的感觉是非常
令人着迷的,也提醒我们要抓紧付之行动。”在与“深蓝”成员“海岛夜谈”,探讨海洋环保共创的议
题时,王淼分享了其加入海洋公益的初衷,她提出,休闲+保育结合的海洋教育模式,可以作为提升海洋
环保意识教育的有效方式之一。
潜水、捡垃圾、分类、记录和数据汇报……经历4天脑力和体力的双燃烧,“深蓝”成员亲自参与到海洋

清洁水下作业,正式通过PADI DAD的“测试”,收获打击海洋垃圾的新技能。

打击海洋垃圾专长全称是Dive Against Debris ,是PADI(国际专业潜水教练组织)以及Project AWARE

国际环保机构合作开设的潜水专长课程,藉此来提升潜水员对海洋环保的重视。

40分钟的海洋垃圾清理,捡到了塑料瓶、纸巾,打火机。上岸后称重,分类,填表,按照系列流程做好

数据统计反馈后,“深蓝”成员与这份特别的“成果”合影留念,照片背后的96个小时学习,值得被记
住!

积累微小的力量,一起成为蓝色先锋

从课程开始的那一刻起,我就能感到每一位学员作为公益人希望能投身海洋的那份决心,克服自身的各

种恐惧和不适,跳出舒适区,面对相当高压、高密度的水下技巧练习和理论学习考试,用短短的三天时

间把自己蜕变成一名合格的OW潜水员。当完成全部技巧考核,在水下跟他们击掌庆祝的那一刻,其实我

比他们更开心!因为每多一名潜水员,就多一名海洋环境保护者!

----noodle (无境深蓝,潜水教练)

以前我总觉得我有“深海恐惧症”,感谢“蓝色先锋”,治好了我这个毛病。这次参加“蓝色先锋”到

了海底看到海底的鱼类、珊瑚等生物,也看到了人类丢弃的垃圾,感受到海底世界之大的同时也深感海

洋保护有多迫切。海洋覆盖了地球71%的面积,广阔的水面,巨大的水体和永不停息地流动着的海流调

节了全球的气温和降水,可以说,海洋直接或间接保护了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存。保护或者不保护,海

洋就在那里,自己作为“蓝色先锋”一员,会尽快投入到海洋保护的公益事业中,期待有更多人跟我们

一起关注海洋环境关注海洋保护。
----子萼(阿里巴巴公益委员)

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珊瑚科学保育课收获最大。珊瑚保育一定要科学的方式和方法进行指导操作,

才有可能获得比较高的成活率。建议所有热爱珊瑚的潜水员都学习一下。向珊瑚保育的一线科学家致敬
----妍莉 (中体海盈)

几乎每年都会关注到大量的关于海洋类环境破坏及保护的议题。2016年与国际机构曾前往马尔代夫去考

察岛屿垃圾处置方案,焚烧垃圾产生的漫天业务,沙滩边到处可见的塑料制品,以及环境管理者对垃圾

制造者的谴责。最近几年,越来越多海洋生物遭受塑料垃圾及渔业垃圾威胁的信息出现,但对比陆地生

态,海洋生态的关注仍然欠缺,新兴技术的出现在解决社会问题方面开始不断产生价值,如何将技术的

力量应用于海洋环境问题中,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,也是愿意去尝试的一个方向。

----石江龙(阿里云)

真的非常感谢桃花源给予国内关注海洋公益的企业成员这样的机会,可以通过学习潜水亲近海洋,认识

海洋,爱上海洋,通过专业海洋知识课堂的学习,海洋保育专长的培训,一线科研团队成果的揭秘,中

科院南海所试验站的参观与交流,加以后续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,给了一个广阔的平台让社会不同分工

的角色共聚一堂参与到海洋保护当中,寻求一个合作共赢的模式,简直无敌点赞,尤其那个大家脑洞大

开,深度探讨企业如何更好的参与海洋公益,如何和社会组织公益机构进行互动的夜晚,真心觉得打开

了新的一页,特别嗨森特别敞亮!!!从潜水小萌新到海洋保护行动者的转变,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。

期待更多人成为潜水员,成为海洋保护的行动者,与无境深蓝一起,守护深蓝。

----fifi(无境深蓝)

和一帮各公益一线的小伙伴交流,更感到公益事业的艰辛和需要的坚守。环保公益的心,就应像分界洲

岛上的灯塔,昼夜不息,望的一直是远方的星辰大海。

----白犀牛

关于“蓝色先锋”

2016年,桃花源基金会,银泰基金会与合作伙伴一道发起“蓝色先锋”资助计划,计划用10年时间培养

并资助100名中国本土热心于海洋保护的一线青年公益人才。2017年,蓝色先锋项目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

学院启动,2018年起,蓝色先锋项目由昆山杜克大学主办。

文章转自PADI